全國足跡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聚焦行業聚焦
杜一力點出鄉村旅游發展新問題 農合組織很關鍵
瀏覽量:中國網9月22日訊 記者從中國現代鄉村旅游30年論壇獲悉,國家旅游局原副局長杜一力在論壇上表示,資本市場資金和風險投資資金已經開始進入鄉村旅游市場。但部分企業在鄉村旅游的發展中,無法兼顧農民利益,整體上弱化農民的主體地位,通過景區化、企業化、專業化、組織化,更加傾向于合法地把農民摒除在外。如果鄉村旅游普遍采取這種模式,是有問題的。
杜一力表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成立農民專業協會等農合組織。按照發達國家經驗,相當長的時期內,也應該有生命力。她強調,探尋符合實際的鄉村旅游組織形式,會比較錯綜復雜,需要深入研究很多問題。
杜一力特別點明批評工商資本,認為工商資本趨利會影響農民利益,城市生活方式的影響帶來環境和文化問題,經營結構的變化還影響到鄉村社會體系。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不含2015年),全國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了10%以上貧困人口脫貧,旅游脫貧人數達1000萬人以上。僅在2014年,全國共有鄉村旅游經營戶超過200萬家,鄉村旅游特色村10萬個,接待游客12億人次,約占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的三分之一。鄉村旅游營業收入達3200億元,同比增長15%,帶動超過3300萬農民受益。
“十三五”時期(2015年到2020年),中國通過發展旅游將帶動17%的貧困人口(約1200萬)實現脫貧。
此前,中國已經劃定了14個扶貧片區(包括六盤山區、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滇桂黔石漠化區、滇西邊境山區、大興安嶺南麓山區、燕山—太行山區、呂梁山區、大別山區、羅霄山區、西藏、四省藏區、新疆南疆三地州),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少數民族聚集區,不僅環境未受到污染,且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伍策 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