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滑雪場質量等級劃分 LBT 037-2014》
瀏覽量: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旅游滑雪場的術語和定義、基本條件、等級及等級劃分條件。
本標準適用于接待旅游者的室外旅游滑雪場的等級劃分。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3095-2012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 3096-2008 聲環境質量標準
GB 3838-2002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 9664 文化娛樂場所衛生標準
GB/T 10001.1 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第1部分:通用符號
GB/T 10001.2 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第2部分:旅游休閑符號
GB 12352 客運架空索道安全規范
GB 19079.6 體育場所開放條件與技術要求第6部分: 滑雪場所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旅游滑雪場 mountain resorts
為旅游者提供以滑雪為主要活動項目及相關娛樂、健身、購物、餐飲等配套服務的場所。
滑雪具 ski equipment
滑雪使用的必備器具(包括滑雪板、滑雪鞋、脫離器和滑雪杖等)。
3.3
防護用品 Protective Article
滑雪時常用的起人身保護作用的頭盔、風鏡等物品。
3.4
貓跳道 moguls
由布滿雪包的坡道和跳臺構成的自由式雪上技巧場地。
3.5
U形槽 half pipe
在雪中修成的u型槽道,由槽底、過渡區、槽壁、槽頂平臺和外圍安全護網構成。
3.6
波浪道 ski carss
在雪道上所建一段波浪形場地,沿著山坡的滾落線設定標志桿,每間隔7 m設定一個,連接柔和,無過尖部分。
4 旅游滑雪場基本條件
應符合GB 19079.6的要求。
5 旅游滑雪場等級
旅游滑雪場劃分為五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為SSSSS 級、SSSS 級、SSS 級、SS 級、S 級。
6 旅游滑雪場等級劃分條件
6.1 SSSSS級
6.1.1 雪場設備及設施
6.1.1.1 滑雪道
a) 總長度應大于20000 m(不含越野雪道);高、中、初級滑雪道分布合理;
b) 應有兩條長度達到2500 m以上的高級滑雪道,平均坡度不應低于20°;
c) 應有兩條長度達到2000 m以上的中級滑雪道,平均坡度不應低于15°;
d) 初級滑雪道寬度不應小于60 m,平均坡度不應低于6°,最陡坡度不應超過10°;
e) 應設有兒童、單板區以及U型槽、貓跳道、蘑菇道、波浪道;
f) 初級滑雪道停止區長度不應小于60 m;
g) 滑雪道雪量厚度不應少于30 cm;
h) 滑雪道雪面平整無障礙物。
6.1.1.2 滑雪具
a) 滑雪具數量不應低于3000套;
b) 頭盔不應低于500個;
C) 風鏡不應低于500個;
d) 單板和兒童板的數量不應低于滑雪具總量的15%;
E) 頭盔、風鏡數量能滿足需要;
F) 滑雪具經安檢合格后方可使用。
6.1.1.3 索道
a) 至少應有2條脫掛式箱式索道,
b) 至少應有兩條座椅索道;
c) 至少應有2條魔毯;
d) 索道配置合理,運輸能力應充分滿足需要;
e) 索道設備完好,運行正常,無安全隱患,應符合GB 12352的要求。
6.1.1.4 造雪系統
a) 應有造雪供水系統;
b) 水源充足;
c) 應具有15臺以上造雪機;
d) 造雪系統性能良好,滿足需要。
6.1.1.5 壓雪機
a) 應具有3臺以上壓雪機;
b) 性能良好,保證使用。
6.1.1.6 滑雪道照明設備
a) 應有能夠滿足特殊需要的燈光滑雪場;
b) 照明設備先進,燈光柔和;
c) 亮度應滿足夜間滑雪等需求。
6.1.1.7 滑雪場救護
a) 應有5臺以上專用雪地救護摩托車、雪地救護托船、專用救護車輛,應有救護直升機降落場地;
b) 有專職救護醫生,救護人員統一著裝,標識明顯;
c) 有救護站;
d) 有必需的救護藥品和設備;
e) 救護人員滿足需要;
f) 有內部救援電話;
g) 建立有緊急救援體系。
6.1.1.8 滑雪場安全防護
a) 滑雪場危險地段應設有牢固、可靠、充足并符合國家相應標準的防護網、保護墊,滑雪道相交
地段應設有特殊的隔離設施;
b) 危險區域應設有安全警示標志和防護設施;
c) 有專職滑雪道安全巡邏人員,標識明顯,并設有安全監控系統;
d) 滑雪場應實行功能區劃分,并設有明顯的隔離設施或標志。
6.1.1.9 滑雪學校和滑雪技術指導員
a) 應有滑雪技術培訓學校,并有滑雪模擬器材;
b) 應有不同級別的滑雪技術指導員100人以上,并持有資格證書上崗;
c) 公示滑雪技術指導員相關信息;
d) 滑雪技術指導員應統一著裝,標識明顯。
6.1.1.10 滑雪具維護及存放
a) 有滑雪板修理設備和場所,有專業維修人員;
b) 有滑雪鞋烘干設備;
c) 有專設的滑雪板存放設備及區域;
d) 有滑雪板臨時存放架;
e) 有氣體清雪板設備。
6.1.1.11 滑雪道養護
a) 有專職滑雪道養護人員;
b) 每天對滑雪道壓雪養護,養護面積應占雪道總面積的50%以上;
c) 滑雪道有排水設施;
d) 夏季有養護措施。
6.1.2 旅游交通
a) 進出公路全部為水泥或瀝青路面;
b) 有公交專線或旅游專線抵達;
c) 有專用停車場,面積不應低于20000 m2,布局合理,場地平整;
d) 停車場有專人值守,大小車輛分類存放;
e) 冬季對道路、停車場應及時清雪;
f) 內部交通布局合理。
6.1.3 輔助項目
a) 有專門娛雪活動區域;
b) 有雪地摩托、狗拉爬犁、冰尜、雪圈、冰滑梯、雪上徒步、冰上碰碰車、兒童室內游樂場等10種以上娛雪活動項目。
6.1.4 安全與保險
a) 有專職安保人員,數量滿足需要;
b) 消防和特種設備應符合GB 12352和相關標準要求;
c) 防盜設施齊全、完好、有效;
d) 主要服務區域實施全程監控;
e) 突發事件處理及時,并有應急處理預案,記錄準確、齊全;
f) 宜對每位旅游滑雪者進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g) 在醒目位置設立“滑雪須知”、“滑雪者安全守則”、“滑雪道條件及適應技術等級”等標志。
6.1.5 衛生
a) 滑雪場環境整潔,并應符合GB 9664的要求;
b) 廁所數量應滿足需要,建筑風格與環境相協調;
c) 垃圾箱、桶數量充足,標識明顯,位置得當,造型美觀,與環境相協調,垃圾應及時清掃;
d) 餐飲衛生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e) 出租的雪服、風鏡、手套等應定期清洗、消毒;
f) 垃圾及污水有處理措施。
6.1.6 通訊、網絡
a) 電話、電視、網絡等設備傳輸暢通、信號清晰;
b) 在滑雪道及游人集中區域設有廣播。
6.1.7 購物
a) 有兩處以上購物場所;
b) 提供生活用品、滑雪用品和本地區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紀念品,明碼標價,無欺詐行為;
c) 商場管理有序,環境整潔,經營者佩戴胸卡,無尾隨兜售、強買強賣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 為。
6.1.8 綜合管理與服務
a) 管理機構健全;
b) 工作人員統一著裝,掛牌服務,舉止文明、態度和藹;
c) 交通、衛生、環保、旅游服務、旅游質量、旅游安全、旅游統計等各項管理制度健全;
d) 有企業標識并廣泛運用;
e) 交通安全、保衛、環保等各項業務應定期培訓,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應達100%;
f) 有咨詢、投訴、救援電話,投訴處理及時,記錄完整;
g) 公共信息圖形符號設置規范、醒目,位置合理,應符合GB/T 10001.1、GB/T 10001.2的規定;
h) 提供休息設施,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i) 提供熱飲服務;
j) 有殘疾人設施。能為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等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務;
k) 提供滑雪服、滑雪具、護具出租服務;
l) 提供上網及移動電話充電服務;
m) 提供當日天氣預報;
n) 在醒目位置設置滑雪場全景圖及滑雪道、索道分布圖;
o) 提供室內存車服務;
p) 有會員、團隊、散客分別使用的通道;
q) 提供住宿設施;
r) 提供貴賓服務;
s) 提供更衣場所和物品存放及失物招領服務;
t) 提供英語等外語服務;
u) 提供滑雪場宣傳資料(影像制品,滑雪須知等)。
6.1.9 接待設施與服務
a) 有滑雪接待服務中心,具有咨詢、投訴、休息、滑雪具存放等功能,面積不應低于2000 m2;
b) 滑雪場應有四星級以上星級飯店,
c) 有經濟型酒店、汽車旅館等接待設施;
d) 應有同時接待1000人以上的就餐和住宿能力。
6.1.10 滑雪場氣候和環境
a) 年平均降雪量不應低于20cm;
b) 年0 ℃以下氣溫應持續在60天以上:
c) 空氣質量應符合GB 3095-2012中一類功能區的要求;
d) 噪聲質量應符合GB 3096-2008中0類功能區的要求;
e) 地面水環境質量應符合GB 3838-2002中Ⅳ類功能區的要求;
f) 各項設施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要求;
g) 植被豐富,環境景觀優美;
h) 有水能源循環利用設施;
i) 舉辦過國際賽事。
6.1.11 接待規模
一個滑雪季接待旅游滑雪人次應在8萬以上。
6.2 SSSS級
6.2.1 滑雪場設備及設施
6.2.1.1 滑雪道
a) 總長度應大于15000 m(不含越野滑雪道);高、中、初級滑雪道分布合理;
b) 應有1條長度達到2000 m以上的高級滑雪道,平均坡度不應低于20°;
c) 應有1條長度達到2000 m以上的中級滑雪道,平均坡度不應低于15°;
d) 初級滑雪道寬度不應小于60 m,平均坡度不應低于6°,最陡坡度不應超過10°;
e) 應設有兒童、單板區以及貓跳道、波浪道;
f) 初級滑雪道的停止區長度不應小于 60m;
g) 滑雪道雪量厚度不應少于30 cm;
h) 滑雪道雪面平整無障礙物。
6.2.1.2 滑雪具
a) 滑雪具數量不應低于2500套;
b) 頭盔不應低于400個;
C) 風鏡不應低于400個;
d) 單板和兒童板數量不應低于滑雪具數量的15%,
e) 頭盔、風鏡數量滿足需要;
f) 滑雪具經安檢合格后方可使用。
6.2.1.3 索道
a) 至少應有1條脫掛式索道;
b) 至少應有2條吊椅索道;
c) 至少應有1條魔毯;
d) 索道配置合理,運輸能力能滿足需要;
e) 索道設備完好,運行正常,無安全隱患,應符合GB 12352的要求。
6.2.1.4 造雪系統
a) 應有造雪供水系統;
b) 水源充足;
c) 應有10臺以上造雪機;
e)造雪系統性能良好,滿足需要。
6.2.1.5 壓雪機
a) 應有2臺以上壓雪機;
b) 性能良好,保證使用。
6.2.1.6 滑雪道照明設備
a) 應有能夠滿足特殊需要的燈光滑雪場;
b) 照明設備先進,燈光柔和;
c) 亮度應滿足夜間滑雪等需求。
6.2.1.7 滑雪場救護
a) 應有4臺以上專用雪地救護摩托車、雪地救護托船、專用救護車輛,應有救護直升機降落場地;
b) 有專職救護醫生,救護人員統一著裝,標識明顯;
c) 有救護站;
d) 有必需的救護藥品和設備;
E) 有內部救援電話;
F) 有緊急救援體系;
G) 救護人員滿足需要。
6.2.1.8 滑雪場安全防護
a) 滑雪場危險地段應設有牢固、可靠、充足并符合國家相應標準的防護網、保護墊,滑雪道相交
地段應設有特殊的隔離設施;
b) 危險區域應設有安全警示標志和防護設施;
c) 有專職滑雪道安全巡邏人員,標識明顯,并設有安全監控系統;
d) 滑雪場實行功能區劃分,并設有明顯的隔離設施或標志。
6.2.1.9 滑雪學校和滑雪技術指導員
a) 應有滑雪技術培訓學校,并有滑雪模擬器材;
b) 應有不同級別的滑雪技術指導員80人以上,并持有上崗資格證書;
c) 公示滑雪技術指導員相關信息;
d) 滑雪技術指導員應統一著裝,標識明顯。
6.2.1.10 滑雪具維護及存放
a) 有滑雪板修理設備和場所,有專業修理人員;
b) 有滑雪鞋烘干設備;
c) 有專設的滑雪板存放設備及區域;
d) 有滑雪板臨時存放架;
e) 有氣體清雪板設備。
6.2.1.11 滑雪道養護
a) 有專職滑雪道養護人員;
b) 每天對滑雪道壓雪養護,養護面積應占滑雪道總面積的40%以上;
c) 滑雪道有排水設施;
d) 夏季有養護措施。
6.2.2 旅游交通
a) 進出公路全部為水泥或瀝青路面;
b) 有公交專線或旅游專線抵達;
c) 有專用停車場,面積不應低于15000 m2,布局合理,場地平整;
d) 停車場有專人值守,大小車輛分類存放;
e) 冬季對道路、停車場應及時清雪;
f) 內部交通布局合理。
6.2.3 輔助項目
a) 有專門娛雪活動區域;
b) 有雪地摩托、狗拉爬犁、冰尜、雪圈、冰滑梯、雪上徒步、冰上碰碰車等8種以上娛雪活動項目。
6.2.4 安全與保險
a) 有專職保安人員,人數滿足需要;
b) 消防和特種設備應符合GB 12352和相關標準要求;
c) 防盜設施齊全、完好、有效;
d) 主要服務區域實施全程監控;
e) 突發事件處理及時,并有應急處理預案,記錄準確、齊全;
f) 宜對每位旅游滑雪者進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g) 在醒目位置設立“滑雪須知”、“滑雪者安全守則”、“滑雪道條件及適應技術等級”等標志。
6.2.5 衛生
a) 滑雪場環境整潔,并應符合GB 9664的要求;
b) 廁所數量應滿足需要,建筑風格與環境相協調;
c) 垃圾箱、桶數量充足,標識明顯,位置得當,造型美觀,與環境相協調,垃圾應及時清掃;
d) 餐飲衛生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e) 出租的滑雪服、風鏡、手套等應定期清洗、消毒;
f) 垃圾及污水有處理措施。
6.2.6 通訊、網絡
a) 電話、電視、網絡等設備傳輸暢通、信號清晰;
b) 在滑雪道及游人集中區域設有廣播。
6.2.7 購物
a) 有兩處以上的購物場所;
b) 提供生活用品、滑雪用品和本地區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紀念品,明碼標價,無欺詐行為;
c) 商場管理有序,環境整潔,經營者佩戴胸卡,無尾隨兜售、強買強賣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
為。
6.2.8 綜合管理與服務
a) 管理機構健全;
b) 工作人員統一著裝,掛牌服務,舉止文明、態度和藹;
c) 交通、衛生、環保、旅游服務、旅游質量、旅游安全、旅游統計等各項管理制度健全;
d) 有企業標識并廣泛運用;
e) 交通安全、保衛、環保等各項業務應定期培訓,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應達100%;
f) 有咨詢、投訴、救援電話,投訴處理及時,記錄完整;
g) 公共信息圖形符號設置規范、醒目,位置合理,應符合GB/T 10001.1、GB/T 10001.2的規定;
h) 提供休息設施,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i) 提供熱飲服務;
j) 有殘疾人設施。能為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等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務;
k) 提供滑雪服、雪具、護具出租服務;
l) 提供上網及移動電話充電服務;
m) 提供當日天氣預報;
n) 在醒目位置設置滑雪場全景圖及雪道、索道分布圖;
o) 提供室內存車服務;
p) 有會員、團隊、散客分別使用的通道;
q) 提供住宿設施;
r) 提供貴賓服務;
s) 提供更衣場所和物品存放及失物招領服務;
t) 提供英語等外語服務;
u) 提供滑雪場宣傳資料(影像制品,滑雪須知等)。
6.2.9 接待設施與服務
a) 有咨詢、投訴、休息、滑雪具存放等功能的滑雪接待服務中心,面積不應低于1500 m2;
b) 滑雪場應有四星級以上星級飯店;
c) 有經濟型酒店、汽車旅館等接待設施;
d) 應有同時接待800人的就餐和住宿能力。
6.2.10 滑雪場氣候和環境
a) 年平均降雪量不應低于15 cm;
b) 年0 ℃以下氣溫應持續 60天以上:
c) 空氣質量應符合GB 3095-2012中一類功能區的要求;
d) 噪聲質量應符合GB 3096-2008中0類功能區的要求;
e) 地面水環境質量應符合GB 3838-2002中Ⅳ類功能區的要求;
f) 各項設施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要求;
g) 植被豐富,景觀環境優美。
h) 有水能源循環利用設施。
i) 舉辦過全國賽事。
6.2.11 接待規模
一個滑雪季接待旅游滑雪人次應在6萬以上。
6.3 SSS級
6.3.1 滑雪場設備及設施
6.3.1.1 滑雪道
a) 總長度應大于10000 m(不含越野滑雪道);中、初級滑雪道分布合理;
b) 應有2條長度達到1500 m以上的中級滑雪道,平均坡度不應低于15°;
c) 初級滑雪道寬度不應小于60 m,平均坡度不應低于6°,最陡坡度不應超過10°;
d) 應設有兒童區、單板區;
e) 滑雪道雪面平整無障礙物;
f) 初級滑雪道的停止區長度不應小于60 m;
g) 滑雪道雪量厚度不應少于20 cm。
6.3.1.2 滑雪具
a) 滑雪具數量不應低于1500套;
b) 頭盔不應低于300個;
C) 風鏡不應低于300個;
d) 單板和兒童板數量不應低于滑雪具數量的15%;
e) 頭盔、風鏡數量滿足需要;
f) 滑雪具經安檢合格后方可使用。
6.3.1.3 索道
a) 至少應有2條吊椅式索道;
b) 至少至少有一條托牽索道;
c) 至少應有1條魔毯;
d) 索道配置合理,運輸能力基本滿足需要;
e) 索道設備完好,運行正常,無安全隱患,應符合GB 12352的要求。
6.3.1.4 造雪系統
a) 應有造雪供水系統;
b) 水源充足;
c) 應有6臺以上造雪機;
d)造雪系統性能良好,滿足需要。
6.3.1.5 壓雪機
a) 應有2臺以上壓雪機;
b) 性能良好,保證使用。
6.3.1.6 滑雪場救護
a) 應有3臺以上專用雪地救護摩托車、雪地救護托船、專用救護車輛,應有救護直升機降落場地;
b) 有專職救護醫生,救護人員統一著裝,標識明顯;
c) 有救護站;
d) 有必需的救護藥品和設備。
e) 有內部救援電話;
f) 有緊急救援體系;
g) 救護人員滿足需要。
6.3.1.7 滑雪場安全防護
a) 滑雪場危險地段應設有牢固、可靠、充足并符合國家相應標準的防護網、保護墊,雪道相交地
段應設有特殊的隔離設施;
b) 危險區域應設有安全警示標志和防護設施;
c) 有專職雪道安全巡邏人員,標識明顯,并設有安全監控系統;
d) 滑雪場實行功能區劃分,并設有明顯的隔離設施或標志。
6.3.1.8 滑雪學校和滑雪技術指導員
a) 應有滑雪技術培訓學校,并有滑雪模擬器材;
b) 應有不同級別的滑雪技術指導員40人以上,并持有上崗資格證書;
c) 公示滑雪技術指導員相關信息;
d) 滑雪技術指導員應統一著裝,標識明顯。
6.3.1.9 滑雪具維護及存放
a) 有滑雪板修理設備和場所,有專業修理人員;
b) 有滑雪鞋烘干設備;
c) 有專設的滑雪板存放設備及區域;
d) 有滑雪板臨時存放架。
6.3.1.10 滑雪道養護
a) 有專職滑雪道養護人員;
b) 每天對滑雪道壓雪養護,養護面積應占雪道總面積的30%以上;
c) 滑雪道有排水設施;
d) 夏季有養護措施。
6.3.2 旅游交通
a) 進出公路全部為水泥或瀝青路面;
b) 有公交專線或有旅游專線抵達;
c) 有專用停車場,面積不應低于10000 m2,布局合理,場地平整;
d) 停車場有專人值守,大小車輛分類存放;
e) 冬季對道路、停車場應及時清雪;
f) 內部交通布局合理。
6.3.3 輔助項目
a) 有專門娛雪活動區域;
b) 有雪地摩托、狗拉爬犁、雪圈、冰滑梯、冰上碰碰車、冰尜等6種以上娛雪活動項目。
6.3.4 安全與保險
a) 有專職保安人員,人數滿足需要;
b) 消防和特種設備應符合GB 12352和相關標準要求;
c) 防盜設施齊全、完好、有效;
d) 主要服務區域實施全程監控;
e) 突發事件處理及時,并有應急處理預案,記錄準確、齊全;
f) 宜對每位旅游滑雪者進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g) 在醒目位置設立“滑雪須知”、“滑雪者安全守則”、“滑雪道條件及適應技術等級”等標志。
6.3.5 衛生
a) 滑雪場環境整潔,并應符合家GB 9664的要求;
b) 廁所數量應滿足需要,建筑風格與環境相協調;
c) 垃圾箱、桶數量充足,標識明顯,位置得當,造型美觀,與環境相協調,垃圾應及時清掃;
d) 餐飲衛生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e) 出租滑雪服、風鏡、手套等應定期清洗、消毒;
f) 垃圾及污水有處理措施。
6.3.6 通訊、網絡
a) 電話、電視、網絡等設備傳輸暢通、信號清晰;
b) 在滑雪道及游人集中區域設有廣播。
6.3.7 購物
a) 有購物場所;
b) 提供生活用品、滑雪用品和本地區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紀念品,明碼標價,無欺詐行為;
c) 商場管理有序,環境整潔,經營者佩戴胸卡,無尾隨兜售、強買強賣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
6.3.8 綜合管理與服務
a) 管理機構健全;
b) 工作人員統一著裝,掛牌服務,舉止文明、態度和藹;
c) 交通、衛生、環保、旅游服務、旅游質量、旅游安全、旅游統計等各項管理制度健全;
d) 有企業標識并廣泛運用;
e) 交通安全、保衛、環保等各項業務應定期培訓,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應達100%;
f) 有咨詢、投訴、救援電話,投訴處理及時,記錄完整;
g) 公共信息圖形符號設置規范、醒目,位置合理,應符合GB/T 10001.1、GB/T 10001.2的規定;
h) 提供休息設施,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i) 提供熱飲服務;
j) 有殘疾人設施。能為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等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務;
k) 提供滑雪服、滑雪具、護具出租服務;
l) 提供上網及移動電話充電服務;
m) 提供當日天氣預報;
n) 在醒目位置設置滑雪場全景圖及滑雪道、索道分布圖;
o) 提供室內存車服務;
p) 有會員、團隊、散客分別使用的通道;
q) 提供住宿設施;
r) 提供貴賓服務;
s) 提供更衣場所和物品存放及失物招領服務;
t) 提供英語等外語服務;
u) 提供滑雪場宣傳資料(影像制品,滑雪須知等)。
6.3.9 接待設施與服務
a) 有咨詢、投訴、休息、滑雪具存放等功能的滑雪接待服務中心,面積不應低于1000 m2;
b) 有經濟型酒店、三星級以上星級飯店;
c) 有其他接待設施;
d) 應具有同時接待600人以上的就餐和住宿能力。
6.3.10 滑雪場氣候和環境
a) 年平均降雪量不應低于10 cm;
b) 年0 ℃以下氣溫應持續 50天以上:
c) 空氣質量應符合GB 3095-2012中一類功能區的要求;
d) 噪聲質量應符合GB 3096-2008中0類功能區的要求;
e) 地面水環境質量應符合GB 3838-2002中Ⅳ類功能區的要求;
f) 各項設施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要求;
g) 植被豐富,環境優美;
h) 具有水能源循環利用設施;
i) 舉辦過省內賽事。
6.3.11 接待規模
一個滑雪季接待旅游滑雪人次應在4萬以上。
6.4 SS級
6.4.1 滑雪場設備及設施
6.4.1.1 滑雪道
a) 總長度應大于2000 m(含越野滑雪道),中、初級滑雪道分布合理;
b) 至少有1條長度達到800 m以上的中級滑雪道,平均坡度不應低于15°;
c) 初級滑雪道寬度不應小于60 m,平均坡度不應低于6°,最陡坡度不應超過10°;
d) 應設有兒童滑雪道;
e) 滑雪道雪面平整無障礙物;
f) 初級滑雪道的停止區長度不應小于40 m;
g) 滑雪道雪量厚度不應少于15 cm。
6.4.1.2 滑雪具
a) 滑雪具數量不應低于500套;
b) 頭盔不應低于100個;
c) 風鏡不應低于100個;
d) 兒童滑雪板數量不應低于滑雪具數量的15%;
e) 頭盔、風鏡數量滿足需要;
f) 滑雪具經安檢合格后方可使用。
6.4.1.3 索道
a) 至少有1條吊椅式索道;
b) 至少有一條托牽索道;
b) 索道配置合理,運輸能力基本滿足需要;
c) 索道設備完好,運行正常,無安全隱患,應符合GB 12352的要求。
6.4.1.4 造雪系統
a) 應有造雪供水系統;
b) 水源充足;
c) 應有4臺以上造雪機
d)造雪系統性能良好,滿足需要。
6.4.1.5 壓雪機
a) 應有壓雪機;
b) 性能良好,保證使用。
6.4.1.6 滑雪場救護
a) 應有2臺以上專用雪地救護摩托車、雪地救護托船;
b) 有救護醫生和救護車輛;
c) 有救護站;
d) 有必需的救護藥品和設備;
e) 有內部救援電話;
f) 有緊急救援體系;
g) 救護人員滿足需要。
6.4.1.7 滑雪場安全防護
a) 滑雪場危險地段應設有牢固、可靠、充足并符合國家相應標準的防護網、保護墊,雪道相交地
段應設有特殊的隔離設施;
b) 危險區域應設有安全警示標志和防護設施;
c) 有專職滑雪道安全巡邏人員,標識明顯,并設有安全監控系統;
d) 滑雪場實行功能區劃分,并設有明顯的隔離設施或標志。
6.4.1.8 滑雪技術指導員
a) 應有不同級別的滑雪技術指導員30人以上,并持有上崗資格證書;
b) 公示滑雪技術指導員相關信息;
c) 滑雪技術指導員應統一著裝,標識明顯。
6.4.1.9 滑雪具維護及存放
a) 有滑雪板修理設備、場所和人員;
b) 有專設的滑雪板存放設備及區域;
c) 有滑雪板臨時存放架。
6.4.1.10 滑雪道養護
a) 有專職滑雪道養護人員;
b) 每天對滑雪道壓雪養護,養護面積應占滑雪道總面積的20%以上。
6.4.2 旅游交通
a) 進出公路全部為水泥或瀝青路面;
b) 有方便的交通線路;
c) 有專用停車場,面積不應低于3000 m2,布局合理,場地平整;
d) 停車場有專人值守,大小車輛分類存放;
e) 冬季對道路、停車場應及時清雪。
6.4.3 輔助項目
a) 有專用娛雪活動區域;
b) 有雪地摩托、狗拉爬犁、雪圈、冰滑梯等4種以上娛雪活動項目。
6.4.4 安全與保險
a) 有專職保安人員,人數滿足需要;
b) 消防和特種設備應符合GB 12352和相關標準要求;
c) 防盜設施齊全、完好、有效;
d) 主要服務區域實施全程監控;
e) 突發事件處理及時,并有應急處理預案,記錄準確、齊全;
f) 宜對每位旅游滑雪者進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g) 在醒目位置設立“滑雪須知”、“滑雪者安全守則”、“滑雪道條件及適應技術等級”等標志。
6.4.5 衛生
a) 滑雪場環境整潔,并應符合GB 9664的要求;
b) 廁所數量應滿足需要,建筑風格與環境相協調;
c) 垃圾箱、桶數量充足,標識明顯,位置得當,造型美觀,與環境相協調,垃圾應及時清掃;
d) 餐飲衛生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e) 出租滑雪服、風鏡、手套等應定期清洗、消毒;
f) 垃圾及污水有處理措施。
6.4.6 通訊、網絡
a) 電話、電視、網絡等設備傳輸暢通、信號清晰;
b) 在滑雪道及游人集中區域設有廣播。
6.4.7 購物
a) 有購物場所;
b) 提供生活用品、滑雪用品和本地區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紀念品,明碼標價,無欺詐行為;
c) 商場管理有序,經營者佩戴胸卡,無尾隨兜售、強買強賣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
6.4.8 綜合管理與服務
a) 管理機構健全;
b) 工作員統一著裝,掛牌服務,舉止文明、態度和藹;
c) 交通、衛生、環保、旅游服務、旅游質量、旅游安全、旅游統計等各項管理制度健全;
d) 有企業標識并廣泛運用;
e) 交通安全、保衛、環保等各項業務應定期培訓,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應達100%;
f) 有咨詢、投訴、救援電話,投訴處理及時,記錄完整;
g) 公共信息圖形符號設置規范、醒目,位置合理,應符合GB/T 10001.1、GB/T 10001.2的規定;
h) 提供休息設施,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i) 提供熱飲服務;
j) 有殘疾人設施。能為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等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務;
k) 提供滑雪服、滑雪具、護具出租服務;
l) 提供上網及移動電話充電服務;
m) 提供當日天氣預報;
n) 在醒目位置設置滑雪場全景圖及雪道、索道分布圖;
o) 提供室內存車服務;
p) 提供住宿設施;
q) 提供物品存放級失物招領服務
r) 提供滑雪場宣傳資料(影像制品,滑雪須知等)。
6.4.9 接待設施與服務
a) 有咨詢、投訴、休息、滑雪具存放等功能的滑雪接待服務中心,面積不應低于800 m2;
b) 應有同時接待200人以上的就餐和住宿能力。
6.4.10 滑雪場氣候和環境
a) 年平均降雪量不應低于10cm;
b) 年0 ℃以下氣溫應持續40天以上:
c) 空氣質量應符合GB 3095-2012中一類功能區的要求;
d) 噪聲質量應符合GB 3096-2008中0類功能區的要求;
e) 地面水環境質量應符合GB 3838-2002中Ⅳ類功能區的要求;
f) 各項設施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要求;
g) 植被豐富,環境優美 。
6.4.11 接待規模
一個滑雪季接待旅游滑雪人次應在2萬以上。
6.5 S級
6.5.1 滑雪場設備及設施
6.5.1.1 滑雪道
a) 總長度應大于1000 m(含越野滑雪道);
b) 初級滑雪道寬度不應小于60 m,平均坡度不應低于6°,最陡坡度不應超過10°;
c) 滑雪道雪面平整無障礙物;
d) 滑雪道雪量厚度不應少于10 cm。
6.5.1.2 滑雪具
a) 滑雪具數量不應低于200套;
b) 頭盔不應低于50個;
c) 風鏡不應低于50個;
d) 兒童板數量不應低于雪具數量的15%;
e) 滑雪具經安檢合格后方可使用。
6.5.1.3 索道
a) 至少有一條拖牽式索道;
b) 索道配置合理,運輸能力基本滿足需要;
c) 索道設備完好,運行正常,無安全隱患,應符合GB 12352的要求。
6.5.1.4 造雪系統
a) 應有2臺以上造雪機且性能良好;
b) 水源充足。
6.5.1.5 壓雪機
a) 應有壓雪機;
b) 性能良好,保證使用。
6.5.1.6 滑雪場救護
a) 應有1臺以上專用雪地救護摩托車、雪地救護托船;
b) 有救護車輛;
c) 有救護站;
d) 有必需的救護藥品和設備
e) 有內部救援電話;
f) 有緊急救援體系;
g) 救護人員滿足需要。
6.5.1.7 滑雪場安全防護
a) 滑雪場危險地段應設有牢固、可靠、充足并符合國家相應標準的防護網、保護墊;
b) 危險區域應設有安全警示標志和防護設施;
c) 有滑雪道安全巡邏人員,標識明顯,并設有安全監控系統;
d) 滑雪場實行功能區劃分,并設有明顯的隔離設施或標志。
6.5.1.8 滑雪技術指導員
a) 應有滑雪技術指導員20人以上,并持有上崗資格證書;
b) 公示滑雪技術指導員相關信息;
c) 滑雪技術指導員應統一著裝,標識明顯。
6.5.1.9 滑雪具維護及存放
a) 有滑雪板修理設備和場所;
b) 有滑雪板臨時存放架。
6.5.1.10 滑雪道養護
a) 有滑雪道養護人員;
b) 對滑雪道進行養護。
6.5.2 旅游交通
a) 進出公路全部為水泥或瀝青路面;
b) 有專用停車場,面積不應低于1500 m2,場地平整;
c) 冬季對道路、停車場應及時清雪。
6.5.3 輔助項目
a) 有娛雪活動區域;
b) 有娛雪活動項目。
6.5.4 安全與保險
a) 有保安人員,人數滿足需要;
b) 消防和特種設備應符合GB 12352和相關標準要求;
c) 防盜設施齊全、完好、有效;
d) 主要服務區域實施全程監控;
e) 突發事件處理及時,并有應急處理預案,記錄準確、齊全;
f) 宜對每位旅游滑雪者進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g) 在醒目位置設立“滑雪須知”、“滑雪者安全守則”、“滑雪道條件及適應技術等級”等標志。
6.5.5 衛生
a) 滑雪場環境整潔,并應符合GB 9664的要求;
b) 廁所數量應滿足需要,建筑風格與環境相協調;
c) 垃圾箱、桶數量充足,標識明顯,位置得當,造型美觀,與環境相協調,垃圾應及時清掃;
d) 餐飲衛生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e) 出租滑雪服、風鏡、手套等應定期清洗、消毒;
f) 垃圾及污水有處理措施。
6.5.6 通訊、網絡
a) 電話、電視、網絡等設備傳輸暢通、信號清晰;
b) 在滑雪道及游人集中區域設有廣播。
6.5.7 購物
a) 有購物場所;
b) 提供生活用品、滑雪用品和本地區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紀念品,明碼標價,無欺詐行為;
c) 商場管理有序,經營者佩戴胸卡,無尾隨兜售、強買強賣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
6.5.8 綜合管理與服務
a) 管理機構健全;
b) 工作人員統一著裝,掛牌服務,舉止文明、態度和藹;
c) 交通、衛生、環保、旅游服務、旅游質量、旅游安全、旅游統計等各項管理制度健全;
d) 有企業標識并廣泛運用;
e) 交通安全、保衛、環保等各項業務應定期培訓,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應達80%;
f) 有咨詢、投訴、救援電話,投訴處理及時,記錄完整;
g) 公共信息圖形符號設置規范、醒目,位置合理,應符合GB/T 10001.1、GB/T 10001.2的規定;
h) 提供休息設施,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i) 提供熱飲服務;
j) 有殘疾人設施。能為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等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務;
k) 提供滑雪服、滑雪具、護具出租服務;
l) 提供移動電話充電服務;
m) 提供當日天氣預報;
n) 在醒目位置設置滑雪場全景圖及雪道、索道分布圖;
o) 提供住宿服務;
p) 提供物品存放級失物招領服務;
q) 提供滑雪場宣傳資料。
6.5.9 接待設施與服務
a) 有滑雪接待服務中心,具有咨詢、投訴、休息、滑雪具存放等功能,面積不應低于500 m2;
b) 有住宿飯店;
c) 應有同時接待100人以上的就餐能力。
6.5.10 滑雪場氣候和環境
a) 年平均降雪量不應低于10 cm;
b) 年0 ℃以下氣溫應持續35天以上:
c) 空氣質量應符合GB 3095-2012中一類功能區的要求;
d) 噪聲質量應符合GB 3096-2008中0類功能區的要求;
e) 地面水環境質量應符合GB 3838-2002中Ⅳ類功能區的要求;
f) 各項設施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要求;
g) 植被豐富,環境優美。
6.5.11 接待規模
一個滑雪季接待旅游滑雪人次應在1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