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4A)景區創建與旅游產品升級
瀏覽量:面向市場的升級,最重要的,是把握市場趨勢,提升產品核心吸引力,形成休閑生活的游憩新模式。這一升級與景區硬件升級、服務升級相結合,才能最好的形成旅游景區的整體發展。
因此,應該跳出A級旅游景區的評定辦法,而從一般旅游景區發展規律,從轉型提升或加快發展旅游景區的角度去考慮更廣泛的問題。這樣,才可能評級與旅游區的提升工作最好的完成。
我建議,旅游區應該聘請專業規劃機構做《創建5A景區提升規劃設計》編制,倒過來指導景區通過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從低的A級景區一直到高的A級景區,最后實現5A級的目標。
對于任何一個旅游區,制定創建計劃,實施景區評級,都是具有很大的工作推進意義和業務發展價值的事情。因為創建4A、5A景區,是一個旅游區進行產品升級、服務升級乃至于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式。
實際上,獲得5A或4A旅游景區標志,并不意味著旅游區就能得到市場的認可,不一定就能獲得盈利。但是,按照國家相關A級景區的質量等級評定標準,開展創建工作,是旅游項目升級推進的有效工作模式,從這個意義上看,創建比獲得更重要。
我多次在全國各地舉辦《5A(包括4A)景區創建計劃的制定與實施》講座,深感僅僅解讀5A(包括4A)景區要求及評定標準是遠遠不夠的。實際上,旅游區的升級,是每一個旅游管理與投資運營者面對的常規工作。產業在升級,產品在升級,必需面向市場進行升級。
我將分五個部分來解讀5A(包括4A)景區創建計劃的制定與面向市場進行旅游產品升級的整合。
一、《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
原有的《旅游區(點)質量等級評定辦法》已經廢止。對新的《管理辦法》從以下6個要點來解讀:
1、依據:國家標準《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 17775—2003),替代了1999年的國家標準?!堵糜尉皡^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 17775—2003)是制定《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的依據。
2、機構:全國、省旅游景區質量評定委員會。成立了國家和省級兩個層次的非常任機構,負責評定工作的安排、指揮、統籌和組織,形成兩個層次工作推進的構架。國家級把握整個標準的解說、細化的指標體系及整個工作的組織安排,同時負責4A、5A評定;省級負責1A、2A、3A的評定及4A、5A的推薦。
3、參評:正式開業從事旅游經營業務一年以上的旅游景區,包括風景區、文博院館、寺廟觀堂、旅游度假區、自然保護區、主題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游樂園、動物園、植物園及工業、農業、經貿、科教、軍事、體育、文化藝術等旅游景區。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是指對具有獨立管理和服務機構的旅游景區進行評定,對園中園、景中景等內部旅游點,不進行單獨評定。評定細則中對景區內部收小門票的情況予以扣分。
我認為,單一門票模式未必符合市場規定。
4、層次:1、2、3A由省層次組織評;4A5A由國家層次組織評;
5、程序:創建計劃-自檢-申請-省核推薦-現場評審小組評定-審批-公示-公告
6、專員:設置了全國級檢察員和地方級檢察員,作為專員,開展工作。
二、《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
1、發布:新的辦法于2004-10-28 發布,2005-01-01 實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B/T 17775-2003代替GB/T 17775-1999 。
2、差異:增加了5A;對原A級旅游景區的劃分條件均進行了修訂,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4A級旅游景區增加細節性、文化性和特色性要求 ;細化了關于資源吸引力和市場影響力方面的劃分條件——實際上,把對景區的評價系統細化了、量化了、從游客服務角度深化了; 在我看來,它更多強化的是服務性的設施條件和管理的系統性,對一個旅游區市場經營貨幣性、市場吸引力和市場經營中間的一些其他關聯性要素關聯不多。因此,該項標準實際上與旅游景區規劃設計及市場化服務需求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3、景區評價體系:形成了三大評價體系。一是環境質量與服務質量評價,分值1000分,作為景區的觀光建設評價,細化和深化;二是景觀評價,100分,是從客觀與市場角度對景觀價值評價;三是游客評價,來自游客對景區相關要素的評價。
4、評價量化與質量等級:5個層次
5、硬條件:游客量是硬條件;必須編制旅游規劃;必須建游客服務中心。
三、評定工作流程
可以稱為八步流程
--①制定創建計劃--②完成創建計劃--③自檢--④申請--⑤省級審核通過,推薦到國家--⑥現場評審小組評定--⑦審批--⑧公告
四、《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申請評定報告書》及《評分細則 》
在這里不再細講。
五、跳出評級談“質量等級要素及創建要求”
跳出A級旅游景區的評定辦法,而從一般旅游景區發展規律,從轉型提升或加快發展旅游景區的角度去考慮更廣泛的問題。這樣,可能才能把評級與旅游區的提升工作最好的完成。
我建議,旅游區應該聘請專業規劃機構做《創建5A景區提升規劃設計》編制,倒過來指導景區通過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從低的A級景區一直到高的A級景區,最后實現5A級的目標。計劃的編制需要專業人士來做,包括策劃、規劃和設計相關內容以及如何實施執行的辦法。
國家旅游局在2008年的工作中特別強調“轉型升級”,說明中國旅游產業發展的階段性升級,已經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
2006年底,我在中國旅游北京論壇發表演講“2006年中國旅游產業已經進入系統升級的新階段”。從2003年以來,旅游產業以休閑旅游產品和休閑市場和休閑的產業化整合為核心的整個旅游產業已經進入升級的新階段。綠維創景網站和雜志把升級問題已經向全國進行了推廣。質量等級評定的工作特別是高等級的質量評定和我們每一個景區自身轉型升級的要求是可以掛鉤的。當然在現有的等級劃分與評定辦法里面沒有休閑度假升級的概念和評價辦法,主要是圍繞服務和管理質量來進行評價的。但是我們在開展創建工作中一定要結合國家旅游局關于轉型升級的思路,圍繞這幾年旅游產業升級的目標,把創建工作和轉型升級結合起來。
1、質量等級要素提升
這些要素的劃分是國家旅游局制定的規則,但這些規則旅游界有很多專業學者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意見,我們在做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過程中,我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質量等級要素的評定標準是一個指揮棒,指揮著旅游景區按照這樣的要求去做,但實際上有很大偏差??梢园奄|量等級要素分為五方面:①原生資源要素;②市場吸引力要素;③規劃要素;④設計要素;⑤管理要素。
通過創建4A、5A級景區,實現景區的轉型升級,可以達到提高景區服務質量,提升景區的游客吸引力,實現市場營銷大幅度推廣和游客量的大幅增長,實現景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建議景區以轉型升級為指導方向,以創建A級景區為目標,及早啟動創建工作。學習質量評定辦法,制定創A的創建計劃,圍繞創建計劃做出策劃規劃設計和咨詢服務的方案。
2、市場吸引力要素的提升對景區升級非常重要
獨特性吸引力:景區吸引力的打造是景區最重要的工作核心,景區服務是在形成旅游核心吸引力的基礎上所作的基礎工作,沒有吸引力的服務和環境做的再好都沒有意義。4A和5A級評價標準失去了對獨特的吸引力的評價,景區根本就立不了足。在創建工作中,如果腦子里沒有打造獨特吸引力的線,只想著如何做好游客中心、標識牌等,是不行的。這些必須基于景區能夠吸引人的前提。比如九寨溝,其吸引核在于水;比如橫店,其吸引力不在于場地自身,而在于在此拍過《無極》、《滿城盡帶黃金甲》等著名的電影。景區創建工作要考慮獨特性吸引力,靠打造獨特性吸引物來形成。如天涯海角的吸引物是“??菔癄€”大石頭。臥龍保護區的核心吸引物是大熊貓。
獨特性吸引物是最大看點和最大賣點:獨特性吸引物是獨特性吸引力的載體,它使一個景區有看頭、有說頭、有賣頭,即形成最大看點、最大賣點??搭^是讓人眼睛一亮美景,說頭是美景后的故事。如路南石林,除了石林的美景還有彝族撒尼文化和阿詩瑪的故事??搭^、說頭是游憩方式策劃,賣頭則是收入模式設計。目前的景區等級評價無法對一個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市場吸引力、市場銷售能力做出完整系統的評價。旅游產品市場吸引力和競爭能力需要靠旅游產品和經營去實現。每一個旅游產品因為它的獨特性獲得價值,因此,我特別強調在景區創建過程中要抓對景區有實質意義的獨特性吸引力、獨特性吸引物、最大看點、最大賣點等。通過對景區的包裝,如口號、LOGO、賣點、游憩方式、紀念品的包裝來進行宣傳炒作,以預賣為前提,實施營銷,打開市場,推動實質性的銷售。(旅游產品是預賣品,游客通過電視、圖片等介紹,達成購買意向,先購買然后在旅游過程中體驗。)
游憩方式需要策劃,并進行升級:游憩方式即“玩法”,是游客如何在景區進行觀光、體驗、參與、休閑游樂的方式,是制造旅游產品最重要的東西,就像是化工廠制造化學產品的一系列化學工程。如何玩才能得到最大的享受,這是一門學問,即游憩方式的策劃。利用已有的資源條件,利用游憩方式策劃技術開發的旅游產品才能更好地符合游客的心理和旅游過程。游憩方式不符合游客的心理體驗模式設計的旅游產品常常缺乏吸引力,游覽過程的興奮點和游客的滿意度不足,因此游客離開后的口碑不足,導致持續疊加的市場增量受到影響。游憩方式的策劃和設計是旅游吸引力打造的關鍵。
3、規劃要素升級具體且明確
規劃最重要的是系統性問題,是工程師的事情,策劃是創意者的天下,是把握市場,有透視能力的人所作的創造性事情。規劃是推導出來的,基于場地條件、資源基礎、國家標準,必須具有嚴格的科學性。
1)區域交通與區內交通:區內交通設計中,用旅游產品的思路去改造游線。每隔一定距離設置興奮點。
2)衛生設施:遵循規范,廁所是重點。 環境保護與污染整治——遵循規范,應該把環境保護原則貫穿始終,落實到方方面面。
3)安全保障:安全責任的承擔可以追溯到修規和施工圖編制人。首先要發現隱患,進而在規劃上設置安全保護設施及措施,進一步落實到建設和管理制度上。安全保障的內容非常多,對道路交通、設施設備、環境等都有具體細則。
4)游覽線路:時間設置、興奮點設置、游憩節點設置和購物點等,應該符合游覽規律,同時有合適的收入構架。
5)功能布局:符合游客的觀賞心理、符合功能本身要求的物理介質要求、符合資源本體要求、符合保護要求。功能布局最重要的,還是要符合產品-市場的關系結構。 綜合管網、郵政電信:有具體規劃要求;
6)咨詢服務系統:游客中心是基本的咨詢服務要求,景區節點的咨詢服務應該進行布局,景區咨詢服務應該形成模式。
7)購物設置:包括購物點、購物管理、購物開發中的新鮮手法等。購物是旅游區具備創收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是,不能搞強買強賣,應該搞創新消費。實際上,海南野人谷和七彩云南的購物模式,也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創新,只是濫用之后,成為了投訴的對象。
4、設計要素的升級
1)建筑設計:包括標志性建筑、游客中心、廁所、接待服務場所等的設計,在旅游景區,就應該具有主題性、游樂性、生態性、藝術性,就應該成為游客照相的對象。綠維創景特別強調旅游建筑的標志性,希望旅游區的朋友們,不要把城市里的建筑,搬到景區來。
2)景觀設計:包括綠地系統、林相調整、環境藝術及小品設置、燈光設置、廣場鋪地等等。旅游區的景觀設計,應該特別注意與生態環境相協調,應該盡量使用本地材質,運用鄉土方式,形成特色景觀。
3)游樂設施設計:包括器械游樂、設施游樂、水游樂、山野游樂、體育運動等等,游樂項目的設置,需要進行設施設計。游樂設計應該功能性與環境結合,與區域主題和諧。
4)形象導引及標識導覽系統設計:包括LOGO、路牌、導游圖、全景圖、標識系統、引導系統、解說系統、景觀說明系統、咨詢系統等等;這些設計主要是平面設計,應該結合旅游功能要求,達到主題化、標識化、美觀、引導性強、文化效果好。(來源: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