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全域旅游”引領“全域濟源”
瀏覽量:
前言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要加快培育消費增長點,大力發展旅游、健康、養老、創意設計等生活和生產服務業。
當“打造經濟升級版”成為新常態,旅游業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站位我省惟一的全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驗區,濟源市適時提出“全域旅游”發展戰略,把旅游業作為濟源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以“全域旅游”發展,引領“全域濟源”發展。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愚公故里迎來了旅游的春天。
3月19日下午,在濟源市“全域旅游”動員暨2015年旅游工作會議上,濟源市人民政府出臺《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意見》,清晰描繪出“全域旅游”的發展宏圖。
全地域、全領域、全要素全域戰略構建大美濟源
大自然的厚愛和歷史文化的眷顧,賦予了濟源瑰麗多姿的旅游資源。面對城市轉型發展的新要求和城鄉一體發展的新趨勢,濟源市經過反復論證,果斷提出“全域旅游”的發展思路。
什么是全域旅游?濟源市委書記王宇燕一語中的:“把整個市域作為旅游景區來打造,把整座城市作為旅游發展的載體和平臺,讓旅游業真正成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城市轉型的突破口?!?/strong>
全地域、全領域、全要素詮釋了“全域旅游”的內涵。全地域就是要整合市域范圍內的全部吸引物要素,將整個市域作為一個旅游目的地來打造;全領域則充分發揮旅游業的帶動作用,形成“農業圍繞旅游增價值,工業圍繞旅游出產品,服務業圍繞旅游成規?!钡姆郝糜萎a業格局;全要素不僅要完善“食、住、行、游、購、娛”傳統旅游要素,還要培育“商、養、學、閑、情、奇”新興旅游要素,帶給游客完美的旅游體驗。
城是一處景,景是一座城?!叭蚵糜巍币詬湫伦藨B站在了濟源市域發展的最前沿。堅持“資源整合、產業融合、區域聯動、力量集聚”的原則,用建設景區的理念建設城市,用建設城市的力度建設景區,精致、靈秀、大氣的宜居宜游旅游城呼之欲出。
得天時、占地利、聚人和全景濟源呼喚產業融合
旅游業新價值時代即將開啟,在傳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的關鍵時期,濟源發展“全域旅游”得天時、占地利、聚人和,恰逢其時。
實現“全域旅游”,打破了旅游產業“單個跳舞”的格局。濟源市代市長宗長青在會上說,持續推進全域景觀化、產業融合化、服務精細化、工作項目化,是適合濟源加快轉型發展、優化經濟結構、實現旅游富民的一條途徑,是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希望所在。
在旅游“領舞”的絕佳時期,全域宜游、全域易游、全民營銷構筑了全景濟源的大發展格局?!?strong>市域全景、景城一體”的城市發展框架,讓景區、都市、鄉村互為聯通、交相輝映。旅游業與文化、農業、體育、養生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拓展休閑式、度假式、體驗式旅游新業態,多業共生、眾業共進的旅游發展格局正加快實現。
目前,按照“一心兩帶”的總體布局,依托城市休閑游憩中心,南太行山水文化旅游帶和黃河精品休閑旅游帶,整合邵原鎮、王屋鎮、下冶鎮、五龍口鎮等重點區域,形成觀光、休閑、度假兼備的產品體系。
大項目、大產業、大旅游“全域濟源”力促產城轉型
對于濟源來說,工業仍然是城市經濟結構中的“當家產業”。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嚴峻復雜,打造濟源經濟升級版,以“全域旅游”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轉型發展,成為濟源的戰略抉擇。
據濟源市副市長劉慶芳介紹,重點項目建設對旅游業發展起著戰略支撐和引領帶動作用。涵蓋87項內容的《“全域旅游”任務臺賬》,勾勒出城市魅力提升與濟源旅游發展相輔相成的美妙畫卷。發展全域旅游,唱響了“12345”協奏曲:做好一批旅游規劃;對接三門峽至濟源水上航線和焦作、新鄉、安陽至濟源旅游高速通道兩條精品線路;打造景區觀光游、鄉村休閑游、都市度假游“三駕馬車”;做好特色餐飲開發、接待能力提升、旅游商品研發、文化娛樂完善四篇文章;實施旅游集散服務、旅游信息服務、旅游交通服務、旅游景觀廊道、旅游標識體系五項提升工程,展現出大氣、秀氣、靈氣的城市內涵。
大項目、大產業、大旅游,正成為產城轉型的有力抓手。按照“全域旅游”發展的定位,濟源市提出加快王屋山、五龍口等龍頭景區開發建設,啟動5A級景區創建項目,支持黃河三峽、小溝背等民營景區發展,規劃培育一批美麗鄉村游、工業游、城市游精品線路,力爭通過5年努力,將濟源打造成為豫西北、晉東南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國內知名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展宏圖,全域濟源奏歡歌。愚公兒女繼承和發揚“愚公移山、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全面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引領著“全域濟源”在產城轉型升級的快速路上飛奔。